时间:2017-02-17 点击: 次 来源:环旅投资移民论坛 责任编辑:张倍铭 - 小 + 大
几乎是每周都有一门月考,有时同一周有2门一起考,有时再加个晚自修,加个meeting,比国内的高考还要辛苦和残酷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读文献,然后接着上一天课,晚上如果有月考考完天又黑了,回家发现其他课目还有各种作业要due,动辄上千字的英文paper和本土学生一起PK。 绝大部分国内的大学生认为,出来留学到了国外就是“天堂”——从不用Exam衡量学生的成绩。我只能报以一句“interesting”,太天真了,那都是表象,因为我们还有quiz,presentation,academic poster, teamwork, online-homework, paper,抄袭直接0分,必须原创,还要各种MLA, APA的格式,不符合直接0分。几乎是每周都有一门月考,有时同一周有2门一起考,有时再加个晚自修,加个meeting,比国内的高考还要辛苦和残酷。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读文献,然后接着上一天课,晚上如果有月考考完天又黑了,回家发现其他课目还有各种作业要due,动辄上千字的英文paper和本土学生一起PK。 最崩溃的是这个叫做bibliography的东西。英国的学术规范死板到让我不能理解,任何一句“人话”,都必须有引用的文献出处,换句话说,就是论文里永远没有“常识”。张某某第一次交论文的时候,题目是“旅游业经济增长与文化保护的悖论”,其中有一句话是“旅游业是把双刃剑”,这句话完完全全是她自己所写,没有抄袭,没有参考文献,于是直接这样写上,没想到教授把这句话用红笔给我划出来,(当然同时划出的还有很多她所认为的不需要文献出处的“常识”),说她抄袭,不改的话就给我fall。她当时甚至有一点生气,跟他理论道,这是她的idea,是经过四年的高等教育学到的知识,况且在中国,这么简单的“双刃剑”理论,连初中生都懂,为什么要引文献,而她没用文献里的话啊? 教授严肃地直接问了我三句话:你是教授吗?你是博士吗?你是政客吗? 我当然回答说不是。 “既然你不是,你就不能写这种定论性的语言,因为如果你能做出这样的定论,我想你就不会在这里了。” 当时她仍旧一头雾水,但鉴于已经在很多方面了解到了英国人们死板刻板呆板的“弱智规矩”和无厘头,她决定入乡随俗被动接受,于是崩溃地熬了一夜改论文,把所有的她曾认为的“常识”都找到了出处,不得不说,也是一个巨大的学习进步。 原本以为一切well done的一个人,第二天又被叫到了办公室,因为抄袭率过高,近20%,要fall。这个实在让她无法接受,她所有引用的概念和观点都标注了出处,剩下的都是她自己的argument,还要她怎样呢?在跟教授长时间的解释与探讨之后,她才明白,观点和概念不能直接引用,要改写原来的观点,summarizeit。 而第三次被叫到办公室,则是因为她的bibliography的格式不对,学校onlinelearning上有专门的一页详细地注明了各类文献的引用格式,不符合直接零分,那些四班的不可理喻的格式毫不符合我之前google学术引用自动生成的“标准格式”,于是她又得对照着那密密麻麻的规范说明表,一个逗号一个逗号地改。 第一次交论文的经历并不那么美好与顺利,甚至让她觉得我是否跟教授的前妻重名,而是故意在找茬报复她。而在半年多的学习后,她方理解了他的苦心,并深深感激他的认真与负责,教会了她如何按照规矩,做出最正确的学术成果。 |
上一篇:美国留学生活之如何玩转美国超市
下一篇:纽伦堡 逛逛德国最著名的圣诞市场